李仁战——台州市政协委员、三门县政协委员,县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介入中心主任,更是迄今为止我县第一位放射科主任医师。
放射科影像检查诊断可以说是临床医师的“眼睛”,是临床治疗和手术离不开的“路标”。33年的工作经历,李仁战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他所在的科室,也在他的见证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放射科设备从无到有,从低端到高配,从检查设备到治疗设备,医院的每一项的设备应用和技术更新,翻开了县域医疗卫生事业一个又一个的新篇章。

1995年8月,放射科引进了第一台普通CT,到如今实现了三级医院的高级配置。大型设备的引进源自医院自身、临床学科发展的实际需求。随着设备进驻,复杂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检查和治疗也越精尖。为适应设备的更新换代,放射科也加大了培训的力度,每次设备更新,所有医技人员都会进行上岗培训。
2013年,我们医院跟浙一医院正式建立合作关系以后,放射科引进了DSA64排CT、1.5T高场磁共振设备,科室的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此外,我们科室也实现了所有影像无胶片化。

2020年1月23日,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李仁战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和专家组成员。
因为胸部CT检查结果是第一手指导前线防疫和治疗的最直接手段,所以在接到疫情的第一时间内,李仁战把科室精锐人员安排在了第一线。而他自己也开始了24小时在线诊断。当时,前方的拍片技师通过云影像系统,将一名患者的检查影像资料传输给李仁战,他看到后直接从床上跳了起来。
疫情期间,从胸部ct影像发现第一例新冠疑似病例以后,我自己真的是很紧张,马上通知专家组成员及院部领导。这两个月来,放射科的任务很重,我们不能丢掉任何一个病人,要为患者早发现、早诊断、 早治疗提供可靠的保障。
从1987年毕业踏入放射科那天起,李仁战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他也被评为台州市最美医生。这些年他阅“人”无数,寻找疾病的蛛丝马迹,每日阅片150多张,年阅片量达十万份;他成天与穿透人体的“医疗机器”打交道,钻研医疗设备身上专业的参数、性能和英文词汇,那些“高冷”的机器早已构成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对自己的这份事业非常喜欢。目前医院整体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放射科的整体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我也在不断努力地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全心全意为三门患者服务。
当前,我国抗击新冠疫情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但在国际疫情依然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因而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常态化,作为万千医护人员中的一员,再次呼吁民众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不必要的聚会和外出,同时也希望社会大众今后能更加理解和尊重我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