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智力残障人士是残障人士中最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幸福也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第九届政协委员何中豪是两家残疾人之家的负责人,也是一家外贸出口服务企业负责人,他希望政府和社会为精神、智力残疾人士提供更多的庇护,增加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县城西区何中豪所在企业的残疾人之家,车间内秩序井然,20多员工正麻利地生产汽车配件。
这些员工中有些是精神、智力残疾人士,他们每天要根据医嘱按时定量服药,有些人甚至要终生服药。药品管理是我们最核心的管理环节,每到中午,我们必须一对一得看着他们服药,回到家中后,则需要通过他们的监护人监督服药。每天像做家庭作业一样,让他们做好并签好字,第二天带回来,我们再检查一遍。

离企业不远处,还有另一家同样也是何中豪负责的残疾人之家。这里设有电视室、阅览室、运动室等,是会员们的娱乐场所。相对于前一家建立在外贸企业平台上,它则依赖于政府的出资和帮助。其中也有部分收入来之于精神、智力残疾的会员的劳动收入。
残疾人之家相当于精神、智力残疾人士的“托儿所”,白天他们在残疾人之家工作活动,晚上由家里监护。
据何中豪介绍,“残疾人之家”主要安置精神和智力残疾人士,他们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弱势群体,劳动能力非常低下,而且还有其他一些管理上的隐患。基于这些情况,我们对他们进行特殊安置,企业相对付出比较多,管理成本也比较高。
据了解,我县大部分乡镇街道都建有残疾人之家。现阶段,因为国际大环境以及最近疫情的影响,外贸企业经营比较困难,残疾人之家收入也相应减少。何中豪担心残疾人之家劳动收入的减少会影响到对精神、智力残疾人士的长期监管。

希望政府能在政策、经济方面加大残疾人扶持力度。我们建议增加残疾人劳动出勤补贴,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并且适当增加管理人员的管理费的发放。其次,以企业为平台的残疾人之家往往存在税源不足,希望可以额外地发放管理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