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政协简介 政协会议 工作动态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建言献策 文献资料 委员专栏
   现在位置:首页-正文
关键字:
 
   
 
 
 

加强我县青年企业家培育工作的建议 

更新日期:2010-04-01   浏览量:3600
 
    现代意义上的青年创业,是指青年不按照几千年传统儒家思想的读书作官模式发展而是领办创办企业、开发产业、经营致富的行为。青年企业家正是青年创业者中的佼佼者。他们有的是继承上一辈的产业,有的是白手起家,但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和主导力量。青年企业家以其蓬勃的朝气、敏锐的眼光、创新的精神、敢闯的勇气和开阔的眼界展现出与老一辈不一样的能力。他们是应时代而生的,必将在时代的检验中体现自身的价值。事实证明,世界知名的很多大企业的总裁都是在青年时代就把企业办成功了。比尔•盖茨20岁就开始创办微软公司,到成为世界首富时才刚满40周岁。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传福29岁创办比亚迪公司,短短几年时间,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43岁成为2010年中国首富。吉利董事长李书福21岁创办冰箱配件厂,32岁创办吉利集团,现在该集团已经拥有年产3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成为民营汽车大亨。同时也有数据表明,青年企业家所在的企业为社会提供的财富占到了30%左右。
    青年是社会中最具活力的群体,企业家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一种超越市场资本的重要资源,把两者结合起来看,青年企业家应当是创业创新最有生机的重要力量。青年企业家队伍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它不仅直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着重要的贡献,很大程度上还是决定着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为经济发展到最后拼的就是企业的水平,企业的水平归根到底拼的就是企业家的智慧。
    结合三门实际,可以说企业的发展承载着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掌握企业命运的企业家们被推到时代的潮头。但是老一辈的企业家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急需第二代(即青年企业家)成长起来,顺利接班,这是三门企业界当前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金融危机形势下,企业“转型升级”很重要,青年企业家的“成型接班”也很重要,这需要县委县政府从“培育三门未来经济腾飞的希望”的高度来重视这项工作,以战略的眼光来谋略和规划青年企业家队伍的成长。
    一、抓好我县青年企业家培育工作的两个有利因素。
    1、青年企业家正逐步走上历史舞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业企业的管理决策层趋向年轻化。目前三门比较有规模的工业企业中40周岁以下、副总职务以上的青年企业家有94人,平均年龄33周岁,担任总经理以上职务的68人,占72.3%。特别是30周岁以下的有29人,占30.8%。县“586”工程企业承担了工业产值增加的主要任务,调查发现,副总以上职务、40周岁以下的核心管理者有48人,占青年企业家总数的51.1%,占全部“586”企业数的38.1%。二是工业企业的接班人趋向年轻化。在全部94名青年企业家中,作为接班人培养的有41人,占43.6%,大多数已经担任总经理职务。县“586”工程企业体现明显,作为接班人培养的有32人,占全部“586”企业数的25.4%。有的企业已经实现顺利接班,如亚达科技的吴伟淡、维艾尔工业的俞鹏程和元创橡胶的王文杰等。有的企业的接班人正在总经理或副总的职务上接受考验。如浦东电工电器的薛琅、华丽医药的杨斌斌、巨力电机的章日平和永源汽车的王刚等。上述数据都说明青年企业家已经把时代的使命与自我价值的实现结合起来。
    2、青年企业家创业的大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青年的主流是创业,创业的主体是青年。经过调查,三门60%以上的青年在创业,18岁到40岁的青年占到了所有创业者的80%以上。青年的创业激情被激发出来,出现了一大批的青年创业者,涵盖了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的方方面面。二是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危机下,老一辈企业家认识到如不把第二代培养好,他们所创造的事业很可能无法延续,这加快了他们交班的心理预期和培养接班人的进度。让接班人早点接受危机的洗礼不失为英明的决策。
    二、当前我县青年企业家群体的特点。
    1、更注重实际。新一代的企业家相比上代更注重实际,不喜欢会议和高调,但对企业发展有利的事物感兴趣。
    2、心理压力过大,相互之间交流少。因为承担了家族和企业的希望,因为市场信息瞬息万变,企业的生存与灭亡也许就在一个决策之中,所以青年企业家自接手起就带着沉重的压力,平时兢兢业业,埋头苦干,闲下来的时间太少,导致相互之间交流太少。另外青年人争强好胜的特质也使青年企业家互不服输,暗暗较劲,为广泛交流增添阻碍。特别是本土的与引进的交流太少。在统计的94名青年企业家中引进的有24人,占到了25.5%。他们把工厂建在三门,但交流圈仍在原地,一时还无法融入三门企业界。这将导致企业不利于产业链的形成,不利于青年企业家的合作交流,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更有恶性竞争的危险。
    3、感到知识和能力的欠缺。信息社会带来的变革使得部分疏于学习的青年企业家感到知识和能力的欠缺,面对一些新事物时无所适从。
    4、整体社会形象好于老一辈企业家。现在的青年企业家一般具有了较高的学历、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改变了过去人们对于“大款”、“暴发户”的片面看法,一般能为大众理解。
    5、发展潜力大。他们或是第二代、第三代企业家,或是新一代白手起家的,与父辈企业家们相比,他们更有学识、更有活力、更有潜力。
    三、关于青年企业家培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1、县委县政府要高度重视青年企业家群体的成长,既面对现实又着眼长远,把对他们的培育纳入我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青年企业家发展计划,并逐年实施。
    2、建立青年企业家互通互信的交流平台。政府要指导青年企业家群体建立一个具有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帮扶、相互信任和相互促进的交流平台。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内在推动力,充分引导他们的影响力,充分挖掘他们的聚合力,充分展示他们的凝聚力,使他们成为三门经济腾飞的“发动机”和“传感器”。
    3、构建青年企业家素质提升的机制。政府要经常性举办青年企业家的论坛、培训和精英提高班、考察班,让他们增长见识,还要通过典型宣传、榜样带动、导师带徒的方式,带动一大批的青年企业家成长。
    4、改善青年企业家创业环境。在目前经济不够景气的背景下,政府有必要改善青年企业家的创业环境。如加快审批****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转变工作态度等。要求各部门工作人员“心想着企业家,服务好企业家”,从我们自己能做到的小处着手,营造全社会关心青年企业家的氛围
    5、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力度,并想办法留住人才,为企业发展服务。在引进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敞开海派胸怀,展示三门招贤纳士的良好形象,并出台具体的优惠措施。在留住人才方面,一是要改善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环境。如设立专门的研究所,补助专项的研究经费,奖励重大科技突破有功人员和管理明星等。二是营造高层次人才的生活环境。可以考虑在财力适当的情况下建设高层次人才公寓。
    6、引导青年企业家回报社会。政府要搭建平台,创建机制,引导青年企业家回报社会,使其在两个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如可以考虑建立青年创业基金,由成功的青年企业家出资一部分,政府注资一部分组成,每年把该基金在银行的同期利息拿出来使用,用于培训企业所需的紧缺人才、奖励优秀企业科技人员和组织青年企业家的高峰论坛等,也可以用基金缓解资金周转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
关闭】【打印此页
 
 
 
 
 
浙江政协 | 台州政协 | 三门县政府 | 三门县人大 | 三门廉政网 | 三门新闻网 |  | 
Copyright © 政协三门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2012
备案号:浙ICP备07019230号-1 技术:三门金桥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