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战略基础设施之一。近几年,我县加大电网建设投资,电网状况有了明显改善。2005年至2009年,全县电网建设共投入资金5.4亿元,其中省电力公司投资2.81亿元,县电力公司自筹资金2.59亿元。新建了220千伏悬渚变,110千伏上叶变、沿赤变,新增35千伏变电所2座。新建220千伏线路95.9公里,110千伏线路126.7公里,35千伏线路58.9公里,10千伏线路186.1公里,改造10千伏线路268.7公里。通过几年建设,我县电网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形成以1座220千伏变电所为中心,4座110千伏公用变、7座35千伏公用变为骨架的供电网络。但从总体看,我县电网依然难以适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些影响电网建设的困难和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
一、电网建设滞后不能适应县委发展战略的实施
当前,我县正处在生产力布局调整期、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期,县委的发展战略已经明确:一是建设华东电力城。核电、火电、潮汐电等一批电力项目正在或将在我县建成,曾经是电力末端的三门将成为浙江乃至华东地区电能高度集聚的区域。二是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县委提出的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战略已被列入全省八大新的发展平台的首位,整个三门湾将在省级层面进行统筹规划,我县经济将实现县域向区域发展跨越。三是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滨海新城、沿海工业城、健跳六敖造船基地、泗淋洞港工业园区等沿海区块开发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全县经济重心逐步向临港、沿海转移。县委发展战略实施需要强有力的电网支撑,电力配套程度与县域发展速度相适应需要电力先行。根据2008年编制的《三门县电力设施布局专业规划》预测结论(见下表),2010年,全县用电负荷为34.92万千瓦,2015年将达到56.56万千瓦,而按悬渚变输出功率计算,目前我县电网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荷约为25万到26万千瓦左右。虽然规划预测结论可能有些乐观,但能反映出我县电网建设已经滞后,电力供需矛盾突出,电网薄弱已不能适应县委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门县电力设施布局专业规划》电量负荷预测结论
年 份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5年 |
电量(亿千瓦时) |
10.97 |
15.01 |
16.73 |
18.65 |
25.83 |
负荷(万千瓦) |
24.71 |
34.92 |
38.46 |
42.35 |
56.56 |
我县电网建设滞后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电源点不足,布局不合理。
(1)全县仅有的220千伏悬渚变位居县城西北部,通往港南110千伏线路长达39公里,电能输送损耗大。且共12回的110千伏出线间隔已经满位,已无法解决110千伏电源接入。
(2)4座110千伏公用变有3座在健跳港以北,占全县三分之二面积的港南地区仅靠一个110千伏沿赤变支撑,其现有容量为5万千伏安,而沿海工业城投产和在建的73家企业申报的业扩容量就需4.6万千伏安,去年刚投运的沿赤变显然已很难满足沿赤—浬浦片的用电需求。
(3)全县14个乡镇只有7个乡镇拥有35千伏变电所,高枧、六敖、泗淋等经济发展前景看好的乡镇,境内都没有独立的变电所,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2、中低压电网基础薄弱,输送能力差。我县现有35千伏变电所只形成单环网供电,线路半径长,缺乏足够的电压调整手段,电能质量得不到保证。10千伏电网导线线径普遍偏小,输送能力弱,线路都是重载或超载运行,有些区域连企业施工用电都无法解决,珠岙、高枧、泗淋等地电网均已超负荷运行。广大农村低压电网状况更差,不仅导线线径小,而且线路老化,设施陈旧,危及电网安全运行。
二、电网建设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从目前电网现状看,我县已经面临电网性缺电问题,必须加快电网建设速度。但电网建设周期长、牵涉面广,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如体制问题、利益问题、资金问题,等等。我们认为,加快推进我县电网建设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是110千伏及以上项目竞争激烈,立项难。电网项目由国网公司分级审批立项,分级投资,投资责任主体不同。在电网经营缺乏竞争的情况下,很难形成县域发展与电网建设投资决策权的有机统一。随着全省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由省电力公司投资的110千伏及以上项目各县市竞争十分激烈,立项条件不仅有县域刚性的用电增量指标,而且把落实变电所建设用地情况作为立项前提,特别是变电所用地由于各项规划之间缺乏有机衔接,直接影响一批项目的立项。我县原计划争取列入省电力公司第十一批输变电工程项目的220千伏临港变,110千伏晏站变、高枧变、扩塘变、繁荣变,除扩塘变所址符合要求外,其他4个所址均为农保地,临港变和晏站变虽然取得了省发改委的路条文件,但至今仍无法立项。
其次是电网建设投资额度大,落实难。第一是项目建设资金。2006年省电力公司明确110千伏以下项目由地方自筹投资,2009年9月省电力公司又下发《关于调整县级供电企业110千伏及以下电网资产投资主体的通知》,把我县列入全省44个自筹投资建设110千伏电网项目的县(市、区)之一,明确了110千伏项目建设由县电力公司自筹资金。据此,我县电网建设投资需自筹的资金包括110千伏项目资金、35千伏项目资金以及为以上项目配套的电网建设资金。这三块资金均由县电力公司自筹解决,根据我县经济发展态势和争取建设的项目测算,到2015年我县高压电网建设投资将达到6.13亿元。如果上述资金不能落实,配套项目不能同步跟上,将无法为用户输送电能。第二是电网改造资金。我县一、二期城农网改造时全社会用电量仅1亿度,通过十年运行,我县经济社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2009年全县用电量达到7.03亿度,但电网并未进行过大规模的改造。据电力部门预测,到2015年我县低压电网改造所需资金接近1亿元,筹措困难十分大。第三是杆线迁移资金。我县公路等县重点工程建设涉及到大量电力杆线迁移,这也需要一笔可观的建设资金。
再次是电网项目建设施工中政策处理困难大,解决难。电网建设项目不仅前期工作量大,而且工程施工过程中政策处理难度更大,不是农用地置换不了,就是建设用地指标解决不了。有些村责任田调整不了,有些农户对政策补偿不满意,甚至有些村干部得不到好处带头发难,致使好多电力项目建设无法如期完成。如10千伏头岙线、过港线、悬渚线、珠岙岭口双回线等项目,由于政策处理未能落实,导致工程跨2、3个年度还未建成,去年在县领导和当地乡镇的高度重视下,才最终落实。即使是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这一惠民德政工程,涉及乡镇、村的拆迁、用地、青苗补偿等政策处理,同样困难不小。还有去年新建的10千伏光明双回线、10千伏下沙线、10千伏下洋Ⅱ线都因线路通道问题没有落实而无法按设计方案建设。
三、加快我县电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1、尽快组建我县电网建设领导机构。建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和乡镇领导为成员的三门县电网建设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统筹协调会议,解决分管领导和单个部门难以解决的问题:(1)加强与省市电力部门的联系沟通,争取省市投资的电网项目尽早立项建设;(2)协调解决电力设施用地的农用地转换和建设用地指标,研究确定变电所建设用地的出让方式和价格;(3)审定城乡电网改造计划,调节各项规划的衔接,安排全县电网项目建设时序;(4)确定各开发区电网建设投资贴息办法,督促落实电网建设资金;(5)检查电网建设进度,通报部门和有关乡镇对电网建设的配合情况,明确把电网建设涉及的乡镇和部门事项作为重点工作列入经济社会目标责任年度考核。
2、尽快争取安排一批电力建设项目。从以往经验看,建设一个110千伏变电站,从项目申报、立项、设计、建设、投运至少要三年才能完成,也就是说,我县目前电网现状将至少持续2至3年。如不抓紧建设一批新的电力项目,以目前我县电网现状,将直接影响我县“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因此我们认为要尽快安排一批电力建设项目:(1)尽快建设220千伏临港变,解决港南地区110千伏电源接入问题。(2)尽快建设110千伏高枧变、晏站变、扩塘变、繁荣变,解决珠岙高枧区块、滨海新城区块、沿海工业城区块、蛇蟠六敖北塘区块的用电。特别是高枧变建设,选址已经历4年,至今未能落实,项目多次申报多次被取消。以目前状况,珠岙、高枧两乡镇将面临大面积限电,严重影响当地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
3、拓宽电网建设投资融资渠道。县电力公司应承担起电网建设投资主体责任,加强与金融部门的联系,争取金融部门支持,扩大融资渠道。特别要加强与省、市电力部门联系,多争取省、市电力公司的资金支持;各开发区对近期不宜开发的商用地,应划出一定面积为电力公司在本开发区的电网建设投资提供抵押担保;县财政应加大对电网建设的贴息支持,并将近三年电网建设的贴息资金列入年度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