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照《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意见》和《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的规定,结合当前我县中小学书法教学的实际,建议在小学、初中开设书法课。 书法课程的开设与实施,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审美情趣和身心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设书法课程重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同时优化学生实际的书写水平。书法习字训练,要将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写字教学结合起来。鼓励学校发挥本单位书法教学的传统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彭富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鉴于现在许多青年人轻视传统汉字书写,建议在中小学广泛开设书法课程。 彭富春说,如今我国70%的青年人汉字书写不规范、不合格。《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青少年学习书法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能写整齐的中国字,更重要的是促使孩子们在书写的过程中了解中国文字的历史,体会汉字的美感,培养他们对于汉字以及本民族语言的热爱,以及对民族认同的情怀。 据悉,广东省教育厅向全省中小学下文,要求全省中小学从今秋起开设书法课,每周一节,并纳入教学质量考核体系。我省的杭州、绍兴等市、县教育部门也把开设书法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一、二、三年级(七、八、九年级)为必修课,每周1课时,同时每周安排一至二次短课时式的书法训练活动。小学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为必修课,每周2课时,其中1课时要求结合语文学科教学进行,同时每周安排一至二次短课时式的书法训练活动。 学书法不仅可以掌握一种技能,还能够培养孩子们严肃、认真、刻苦的习惯。这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发育都有益处。省政协、省教委一年一次的“浙江省中小学生兰亭奖书法大赛”在09年开始实施,为此我建议,教育部门应对书法教学给予应有的重视。首先,应将书法课列为中小学必修课,并尽快在中小学恢复开设毛笔书法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