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政协简介 政协会议 工作动态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建言献策 文献资料 委员专栏
   现在位置:首页-正文
关键字:
 
   
 
 
 

关于提升三门县域“软实力”的建议 

更新日期:2010-04-01   浏览量:3162
 
    有专家认为,“硬实力”是一个城市、县域发展的支撑,“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和物化;“软实力”则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硬实力”的力量显而易见,而“软实力”虽无形无影,但它超强的扩张性和传导性,超越时空,对一个城市的影响却是持久的,常常是“硬实力”难以达到的。“软实力”具体表现在:区域特色的影响力,如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人文景观、地方物产;人文环境的感染力,如观念、机制、作风、形象都属于人文环境;地方名片的向往力,它是一种无形资产,价值越大,向往力就越强;城市灵魂的凝聚力;还有县域领导的亲和力。近几年,我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多项指标增幅位居全市第一。但经济总量偏小,且体制性、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依然较为突出,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艰巨。与周边县市相比,不但“硬实力”存在差距,“软实力”方面亦有不小差距。如在文化层面,文化产业建设不够,市民学习氛围不高;人口素质方面,人才短缺,干部及企业家素质有待提高,科研机构严重不足;服务方面,政府管理服务水平,创新意识有待加强;自然环境保护方面,河流水道、植被保护、大气污染治理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所有这一切,都制约我县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因此,提升“软实力”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应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如何提升县域“软实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三门,则需要从我县实际出发,从挖掘包装隐性资源、创新机制、转变作风、培育县域精神等方面,多管齐下,下“硬功夫”创造无形资产,增强县域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最终扩大“硬实力”,为此建议:
    (一)挖掘隐性资源,精心包装,打造“软实力”。前几年,通过举办“三门青蟹节”,以蟹为媒,三门知名度、影响力不断增强,但尚需挖掘更多隐性资源,让她转化为有形资产。实践表明:有名气必会带来财气。开发隐性资源,有利于通过扩展地方品牌的知名度,集聚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架设一座沟通名品牌与大市场的桥梁。如与我们毗邻的临海市利用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环境资源打造“住在临海、吃在临海、学在临海、游在临海”,着力打造地方名片。江苏如皋市是全国六大长寿之乡之一,全市145万人中百岁老人达209人,百岁老人总数居全国县(市)之首,90岁以上老人有4000多人,80岁以上老人有40000多人。作为地处沿海工业发达地区的长寿之乡,如皋的长寿现象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该市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打出“三张城市名片”,即江苏沿江开发重点区域、中国花木盆景之都、世界长寿养生福地。
    (二)找准政府定位,创新机制,构建“软实力”。政府运行机制是“软实力”的表现形式和核心所在。其机制是否灵活有效,与市场经济是否合拍,与生产力发展是否适应,直接关系到“硬实力”的提升程度。决策机制是政府运行机制的总开关,因此,创新政府运行机制,关键是创新决策机制。在决策范围上,除了城市规划、经济调节等涉及硬实力的事项外,还应包括形象提升、品牌推介、城市精神的塑造和培育等软实力的内容。在决策方式上,决策前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特别是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提请决策的事项准备多个方案,并邀请专家和法律工作者帮助论证把关;决策中鼓励发表不同意见,对分歧较大的事项不匆忙作出结论,再到各个层面听取更广范围的意见;决策后,将主要内容向社会公布。在决策手段上,广泛运用各种方式,如召开听证会、咨询会、发布会,通过会议、新闻媒体收集建议意见等等。在决策转化上,重视建立连接政府与市场的运作主体,把隐性资源的包装和开发,有效地交给市场,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把决策转化为生产力。
    (三)开展效能革命,塑造形象,增强“软实力”。开展效能革命,就是要以革命的精神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和束缚发展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和束缚发展的习惯做法,坚决整治一切制约和干扰发展的人和事。
    (四)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认识和理解“软实力”,通过加强“软实力”建设,不断扩张硬实力。增强县域“软实力”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非短期能见效,党委政府要加强引导,量化“软实力”指标,落实责任制,切实做到领导思想解放,部门认真执行,市民提高素质。只有消除认识上的疑虑,确立正确的理念,大胆实践,才能有效提升县域“软实力”。
    (五)利用京沪杭甬等地三门籍“同乡会”、“商会”平台,发挥在外人才优势,拓展“软实力”。发挥县外三门籍人才作用,获取更多更重要信息,沟通各方面,发掘更多资源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
关闭】【打印此页
 
 
 
 
 
浙江政协 | 台州政协 | 三门县政府 | 三门县人大 | 三门廉政网 | 三门新闻网 |  | 
Copyright © 政协三门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2012
备案号:浙ICP备07019230号-1 技术:三门金桥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