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际金融海啸影响,国际经济下滑、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劳动力成本上升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国内已有相当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近期部分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被迫倒闭,更多中小企业准备收工结业或保守经营。 一、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现状 融资难是中小企业的老大难问题,在经济危机的袭击下,更是难上加难。如果说订单减少,企业还可以撑一段时间,但资金链一断,企业就会猝死。 有统计表明,2007年中小企业向银行直接融资仅占贷款额的不足2%。而手续繁杂、贷款抵押和担保条件苛刻以及贷款成本太高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三大主要原因。 国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9月初,根据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央行明确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规模在年初规模的基础上增加10%,新增贷款必须主要用于中小企业、三农和灾后重建等领域;11月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下调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全面放开贷款规划限制,大力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但是这些政策应尽快落实到基层,不能只听见雷声不见下雨。 二、对人民银行、银监会的对策建议 (一)要保持银行业支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人民银行、银监会各级分支机构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要结合中小企业的地域、行业和规模等特点,加强市场细分,制订长期规划,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切忌“走形式”,“搞运动”。 (二)充分发挥指导作用,确立考核制度 人民银行、银监会各级分支机构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强化协调监督,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有效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如银监会明确提出两个“不低于”目标,即小企业信贷投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则应将各金融机构在这一目标的完成上纳入考核体系中,对完成目标的金融机构实行一些奖励措施。 (三)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继续培育和发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拓宽渠道;进一步明确担保机构设立、变更的审批程序和具体要求,规范担保机构的市场准入条件,引导辖区担保机构的发展壮大,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更多的便利。 (四)做好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工作,供金融机构查询、使用 主动关心地方经济发展,及时掌握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了解中小企业需求。逐步探索组织信用评级机构开展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信用评级工作,并及时将信用评级结果录入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供金融机构查询、使用,也可向担保机构开放,为担保机构查询企业信用信息提供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