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关于进一步加大帮扶企业工作力度的提案 |
更新日期:2009-04-29 浏览量:2202 |
|
去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深,我国经济遭到极为严重的冲击,去年,我国GDP增速仅为9%,今年,中央把“保8”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这在近6年来还是首提,省、市也相应调低了主要经济指标。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对宏观环境的变化反应最敏感,受宏观环境的影响也最直接。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企业效益下降,资金供给紧张,生产经营困难,因资金断链导致企业倒闭的现象在沿海发达地区也时有发生。面对金融危机,我县见事早、行动快,群策群力,积极应对,全县企业运行状况总体平稳。但由于我县企业低、小、散明显,抗风险能力弱,受危机影响仍然较大,去年,全县17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64家出现亏损,亏损面达到36.8%。在调研过程中,大多企业反映,今年企业订单明显减少,资金更加紧缺,今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承受压力最大、发展最困难的一年。 企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之基,企业稳,则经济稳、社会稳。从这个意义上说,保企业,就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当前,全省上下都把帮扶企业作为经济工作的当务之急,加大工作力度,为企业转型提升创造良好环境。我县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时期,肩负着打造滨海经济新时代的神圣使命,在这个大背景下,加大帮扶企业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确保企业稳定运行,不但具有紧迫性,而且更具全局性。因此,建议县政府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要在建立“保稳促调”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建立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召集人、相关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县领导和乡镇部门领导联系企业制度,推动领导力量向帮扶企业集中。要建立企业经营状况监测预警体系,切实加强对运行中苗头性、趋势性问题的研判,做到早发现、早防范。 二、进一步优化服务。要组织职能部门精干力量,系统梳理整理汇编各类扶工惠企政策,做好业务指导,确保企业能用足用活。要深入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引导、督促金融机构克服惜贷心里,扩大信贷规模,有效缓解企业资金紧缺状况。要推行“一线工作法”,广泛开展“入企沟通解困”活动,面对面、点对点地帮助解决困难。要深入实施“586”工程,抓好骨干企业培育,鼓励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形式做大做强;对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要实行“一企一策”进行帮扶。 三、进一步抓好减负。要开展一次全面督查,检查省、市相关减负文件精神是否落实到位,确保执行上不折不扣。要全面开展清费减负工作,对审批权限内的各类规费,能减则减,能免则免,让企业轻装上阵。要严格规范涉企处罚行为,实行涉企收费公告制、罚款备案制,开辟企业反映投诉“直通车”,严厉打击乱摊派、乱培训、乱评比等行为。 四、进一步强化创新。要建立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切实加强和发挥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要鼓励企业围绕主要技术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要引导企业抢抓当前有利机遇,加大装备技术改造力度,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要鼓励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努力开发有知识产权、有自主品牌的高附加值新产品,推动企业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 |
|
【关闭】【打印此页】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