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加快我县山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
更新日期:2009-04-29 浏览量:2520 |
|
我县有陆域面积1010平方公里,其中低山丘陵区面积624平方公里,占61.8%。我县的亭旁、高枧、珠岙、沙柳、横渡等乡镇山区所占比重很大,约有一半以上的村庄和村民居住在山区或丘陵地带。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县山区社会经济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山区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大量向城镇和平原地区转移,仅横渡一个镇就有20000余人在北京等地谋生,山区人口的减少已成为一种趋势,造成山区低山缓坡资源大量抛荒,如亭旁镇抛荒面积在500亩以上的山区村比比皆是。前些年,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重心大都放在工业经济上,山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明显滞后,山区村民收入的提高和山区村庄面貌的改变相对于沿海平原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要想改变目前相对落后的现状,困难重重。加快山区经济的发展对于提高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1、资源优势。我县有林业用地96.3万亩,且大都是低山缓坡,部分是荒芜多年的山坡地,区域内雨量充沛,土质肥沃,生态环境良好,非常适宜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林业、经济林业和生态旅游业等。 2、山区基础设施已有较大改善。特别是交通条件,通过近几年来政府“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山区绝大部分村庄都通了硬化公路,使山区村庄与外界联系的主要瓶颈得以解决。另外,电力、通讯等条件也大为改善,为山区的进一步开发提供较好的基础。 3、经济基础渐好。近年来,全国经济和县域经济都得以快速发展,民间积聚了大量的财力,只要有好的资源、好的项目,就会激发起投资开发热情。另外,前些年,我县山区由于资源相对贫瘠,许多能人外出闯世界,他们当中的不少人已功成名就,积累了不少财富,可以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乡开发山区经济。 4、宏观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近年来,国家推行工业反哺农业及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而且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其中就包括支持山区经济的发展,我县山区乡镇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大好时机,积极争取项目,加快发展步伐。 二、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1、县委、县政府要高度重视山区经济发展,制定发展目标,出台优惠政策,安排专项资金,同时,要把山区经济的发展情况列入对相关乡镇政府的工作考核目标;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加快我县山区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 2、相关部门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充分了解山区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性能的基础上,制订出切合我县实际的山区生态经济发展规划和发展措施。 3、要积极开展林权制度改革和林地流转工作,使林地资源向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开发能人集中,并根据山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延长承包期,降低承包费。有条件的要把优质资源进行整合、包装,形成项目,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同时加大对外宣传、招商力度,引进工商资本集中开发。 4、在产业发展上,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保护现有的生态林业,开发低山荒坡。根据见效期不同,走长、中、短期产业相结合的路子,长期品种可种植香榧、红豆杉等,中期可发展杨梅、竹笋、茶叶等种植和开发山区生态旅游业,短期可开展高山蔬菜、天然中药材种植和一些山禽、山畜的养殖业。 5、加大科技投入,为山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一是组织开展对重点发展品种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组装配套。二是要加强良种基地建设,加大良种的引种、选育、审定和推广力度。三是加强适用技术的推广示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对山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四是加强对山区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农民对发展山区经济的认识,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
|
【关闭】【打印此页】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