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政协简介 政协会议 工作动态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建言献策 文献资料 委员专栏
   现在位置:首页-正文
关键字:
 
   
 
 
 

三门县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 

更新日期:2009-04-29   浏览量:2519
 
    我县职业教育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已初步形成了以县职业中专为龙头,培训、教育、劳动等部门相配合,农、科、教相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为促进我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有这样五方面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
    由于职业教育不能像普通教育那样能带来短期功效,以致我县的有些政府部门不大重视职业教育,把它看作是整体教育的附属。有些家长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子女进普通高中才能上大学才有出路,读职业学校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仅仅是拿张高中段文凭而已。在高中阶段出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的现象。
    由于存在这种现象,造成职校招生困难。近几年,为了完成招生任务,我县各职业学校都发动教职工挨家挨户宣传、动员学生入学。
   (二)投入不足,基础能力建设比较薄弱
    县职业中专基本建设投入6500多万元,其中设备投入1250万元,只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同时许多设备已经开始老化,如不及时更换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操作训练。转型后的亭旁中学和健跳中学在设备配置上更是落后,严重存在专业教师在黑板上讲操作的现象,以致这两所学校的职教性质普教化问题突出。
   (三)师资结构不合理,专业教师缺口较大,不能完全适应职业教育教学的需要
    县职业中专154名专任教师中,其中技师48人,高级技师1人,双师型教师比例50%,专业教师力量在国家级重点职校里处于偏弱地位。亭旁职高和转型后的健跳职高的专业教师更是不足,专业教师基本上由原来的文化课教师充当。
   (四)就业准入制度贯彻不够到位,企业对职业培训欠重视
    我县不少企业只注重抓生产,而对职工素质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缺乏认识,再加上高技能人才流动性大,怕留不住人才,更不愿主动出钱培训,由此造成技术工种持证上岗制度处于被动应付的不良状态。据调查,目前我县有2825家企业,其中上规模企业165家,能按照要求进行各类培训的只有120家。除三变科技等少数企业外,普遍没有形成按技能等级分配的薪酬制度,从而影响了企业员工对参加职业培训和考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职业教育管理缺乏统筹,协调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
    职业教育涉及多个部门,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多头分散管理。有时令出多头,搞得学校无所适从;二是证书各发各的。教育部门发学历证书,劳动部门发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不同行业又有各自的职业资格证书,造成学生重复多头考试;三是人才培养与就业分离。突出表现在“你办你的学,我招我的工”,教育、劳动人事、用人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想对加快我县职业教育发展提七点建议:
    第一,加强宣传引导,从思想上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当前,我县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契机,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提高干部群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其次县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的发展纳入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认真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第二,增加投入,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保障
    县政府要根据“浙江省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的要求,落实相关的地方配套资金,并严格管理,确保使用效果,重点实施对职校生的奖学助学政策,大力支持职校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希望县政府继续对县职业中专、亭旁职高、健跳职高实行贴息政策。
    鼓励企业参与到职业学校办学,并使其能享受国家规定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第三,加快师资培训步伐,降低高技能人才引进门槛
    为解决我县职校专业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县政府可分两条路走。一是从内部挖潜,加快文化课教师向专业课渗透的步伐。要专门研究制定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二是加快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研究制定职业学校向社会招聘、录用、选拔专门人才政策。打通职业学校引进高技能人才的渠道,打破单位性质、个人身份界限,使职校能向社会优先录用、选拔适合于职业教育的专门人才。
    第四,加强就业准入执法力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县大多数企业的用工是农民工,生产效率非常低下。为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劳动力素质,人事劳动保障、工商部门要严格执行劳动准入制度,全面推进和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督促用人单位招录职工时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优先录用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确保国家就业准入制度的严肃性。
    第五,统筹协调发展,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面对当前职教形势,县政府要抓紧组建我县职业教育集团。我们要以国家级重点职校三门职业中专为龙头,以健跳中学、亭旁中学为两翼,以校企合作、城乡联合办学为渠道,以骨干专业为品牌,进一步整合我县的职业教育资源,推动我县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方向发展。办学形式灵活多变,可实行分阶段、分专业教学,学生前1至2年可在健中或亭中学习,其余时间在职业中专学习,实行联办、共建等形式,以促进我县职教的合理布局,实现资金、师资、设施等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
    第六,打造台州职教名片,力争使职业中专升格为技师学院
    职业中专经过25年艰苦创业,无论是学校规模、师资力量、专业设施,还是整体教学质量,在台州市同类学校中都名列前茅。县委县政府可以创造有利条件促成职业中专升格为技师学院,升格后的职业中专将成为融专科与中专、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学校,在办学渠道上更加多样化,办学方向上更加多元化。学校可采用一座校园、两块牌子运作,招收初、高中毕业生,为社会培养中级工、高级工、技师。使职业中专真正成为台州市职教名片。
    第七,各职校要精益求精,注重内涵发展
    今年年初,在我县举行的人才招聘会上出现了某名牌大学毕业生找不到1000元月薪工作的一幕,说明了企业对非技术工种人员用工的饱和程度。从各项统计数据看,金融危机下企业的文职人员和农民工等非技术工种成为了企业“瘦身”的第一对象,而真正掌握企业核心技术的人员下岗很少。故职业教育要走精品化办学走内涵办学道路。一方面要打造精品学校、培养精品学生。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掌握过硬的技术,才能在企业中站稳脚跟。另一方面要加强创业教育。首先,县政府可以每年举行一次不同层次的创业、创新比赛。其次,在全县中小学全面推广创新创业教育。再次,设立创业基金。
关闭】【打印此页
 
 
 
 
 
浙江政协 | 台州政协 | 三门县政府 | 三门县人大 | 三门廉政网 | 三门新闻网 |  | 
Copyright © 政协三门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2012
备案号:浙ICP备07019230号-1 技术:三门金桥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