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案 者:工商联、无党派组 主办单位:县府办 提案内容:
截止2007年底,我县列入工业总产值统计的企业家数为1499家(未包括自来水厂和电力公司)。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63.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共有159家,完成规模产值98亿元。规模工业的企业家数和产值分别占工业企业家数和总产值的比例为10.61%和59.94%。由此可见规模以上企业是我县工业经济的基石和顶梁柱。从目前159家规模上企业来看,上亿元企业22家,上千万元产值企业120家,500~1000万元的企业只有17家,由此可见要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占比,一是必须培育一大批的小企业使之成为规模企业,扩大规模工业家数,提高规划工业家数的占比;二是要有注重地加大扶持规模企业中具有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要形成规模工业的梯队阵列。因此,我县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立足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为基础,在点上扶持壮大“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大集团,在面上培育“铺天盖地”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而侧重点要放在加大扶持具有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上,使更多的小企业进入规模企业序列,从而提高我县规模工业的产值占比,为此特建议如下: 1、工业经济在实施“586”工程的同时,还要根据“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中发展中小企业达3000家的目标要求,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将全县年产值1000万元以下,300万元以上的中小企业列为入选对象,由工业经济主管部门制定工程的具体实施细则,建立企业信息档案,分层次进行监测,及时分析和掌握这些企业的成长发展动态,并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和培育措施,加大扶持这类企业中有成长潜力的企业进行重点倾斜扶持。 2、将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企业家数和产值占比,列入各乡镇和工业园区的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中,年初由县政府下达各乡镇年度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和规模上企业家数的考核指标,适度降低对各乡镇总产值的考核分值,提高规模上产值考核的分值占比。 3、在我县《鼓励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中的上规模、增效益的激励政策中,增加对首次进入上规模的企业进行奖励,建议对首次进入500万元以上产值的企业且连续保持二年以上不下降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以激励更多的小企业向规模上企业发展。 4、在工业用地上,要切出一块,专门用于扶持有成长性的小企业用地需求,用于重点供应目前在租厂房办企业且产值在300~2000万左右的这类无土地的企业,使这些企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并促使其在我县生根发展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