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
更新日期:2008-05-27 浏览量:1665 |
|
提 案 者:钱启宁 主办单位:县府办 提案内容:
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是巩固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也是做好农村工作和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中央惠农政策不断深化,以及滩涂、山林开发承包和土地征用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的收入也在不断增长,并呈现经济组织、经济结构和分配方式多元化趋势,因此对村级财务管理也提出更高要求。据统计,近三年我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近7000万元,全县511个行政村,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有集体经济收入。与此相对应,近三年来我县被纪律处分或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村干部中,因违反财务纪律被处理的人数共有55人,高达95%,涉及39个行政村,同时因村里财务问题引起村民上访的占到农村上访总量的60%左右。笔者对此现象进行调查,发现我县村级财务管理存在不少弊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财务管理不规范,制度落实不到位。一是报销审批欠规范。一些开支票据在经手人和审批人签字不齐备的情况下就报销入账。二是账务处理不及时。不少村收支往来登记拖拉,漏记、错记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村数年不报账,形成“剪不断,理还乱”的糊涂账。三是存在坐收坐支和账外运行现象。一些款项未入账,直接在账外收支,有些村甚至出现村委主任、党支部书记代替出纳直接管理、使用现金的情况。有的村不符合报销规定的发票被退回后,村里不积极处理,留在出纳库存。四是库存现金超限额。2007年农业主管部门在对农村货币资金专项督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村的库存现金超限额。 2、“村账乡(镇)管”面临监管不力现状。我县从2000年开始普遍推行“村帐乡(镇)管”制度,该制度对规范村级财务管理起了一定作用,但并不尽人意:一是作为村财务代理会计的乡镇农经员对村财务收支的真实情况不能确切把握。从当前现状看大多代理会计对各村出纳的报账以程序性审核为主,但对票据发生的真实性,却很少审核监督。二是乡镇农经员工作任务繁重。目前全县共有28个农经员,却要承担511个村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平均每人要兼19个村的代理会计,有的还兼任其他职务。这样就导致了工作重心偏移,工作精力不到位,做账、对账不及时,难以对村财务进行有效监督或者疏于监督。三是某些乡镇会计责任意识不到位,或碍于面子,审计把关不严,致使一些不合规、不合法、不合理的票据违规入账。 3、财务公开流于形式,村民监督乏力。尽管早已普遍推行财务公开制度,许多村还开设了财务公开栏,定期向村民公开各项财务收支情况。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公开内容含混、笼统,公开不及时,甚至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现象。“公开栏”反而成了少数村干部的“挡箭牌”,使财务公开名不副实。而各村建立的民主理财小组和财务监督小组大多有名无实。 4、部分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村级财会人员监督意识不强。部分村干部视集体财产如家财,带头违反财务制度,使制度形同虚设。如近年被查处的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中,挪用公款、挪用资金犯罪占较大比例。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村干部的法制观念淡薄。很多涉案的村干部认为,村里的公款临时借用,只要按时归还不造成损失,就跟邻里朋友之间借款一样,根本没意识到这是违法乱纪行为。同时村级财会人员没有切实履行对村财务的监督职责,这些人员是本村村民且由村里任用,对村干部违反财务制度的行为不愿监督或放弃监督,有的甚至串通一气。 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村级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的政治稳定。如何切实加强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已成为摆在基层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普遍关心的问题。由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抓制度落实,切实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农村财务问题历来是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如国家财政部颁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对往来票据、财务审计、民主理财等方面的规范管理做出规定;又如“村账乡(镇)管”、财务公开等制度,关键是落实不到位。乡镇和各主管部门应当加大落实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力度,定期、定点进行专项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使村级财务全面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二、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干部及财会人员的素质。主管部门应当认真组织村干部和财会人员进行财会业务培训、法律法规培训,提高他们财务管理水平与账务处理能力,同时增强对财务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履行好职责。 三、充分发挥乡镇和农经部门的监管作用。为使“村账乡(镇)管”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监管作用,应当配足县农经部门和乡镇农经人员力量,扭转当前乡镇专职农经员同时兼任村代理会计的局面。同时按照农业部等《关于推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监督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意见》的规定,配备村级代理会计人员。 四、加强村级民主理财和民主监督小组建设。督促尚未建立民主理财和民主监督小组的村尽管建立,已建立的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村民认识,增强集体观念和民主意识,充分民主理财和民主监督小组的作用,定期审核监督村务和财务工作,有效监管村级财务开支。 五、强化审计监督,加大惩戒力度。按照财务管理要求建立审计监督制度,对村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和任期、离任审计,对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行为按有关规定及时坚决实施惩戒。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继续推进村级财务联查联审工作。充分发挥纪委、检察、公安等办案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大惩处村干部职务违法违纪的力度。
|
|
【关闭】【打印此页】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