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政协简介 政协会议 工作动态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建言献策 文献资料 委员专栏
   现在位置:首页-正文
关键字:
 
   
 
 
 

2007年31号 尽快整合三门工业园区,有利于园区建设和发展 

更新日期:2007-09-06   浏览量:1645
 
                                                                   提 案 人: 王良川
                                                                   承办单位: 县府办
     提案内容:三门工业园区座落在县城东部枫坑塘内,成立于2001年9月,为“十一五”期间浙江省100个重点建设的特色工业园区。园区规划占地面积3000亩,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建成投产,二期工程建设接近尾声。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短短的几年发展,园区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其地位和作用已为全县上下所认同,成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平台。
     当前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发展空间受阻。该园区2004年4月16日被列入全省134个拟保留开发区(园区)之一,2005年全省进行的开发区清理整顿中,园区牌子被摘,2006年4月份经省政府批准,虽然园区牌子保留,但园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受阻。园区规划投入20亿元,至去年,经初步统计仅投入10亿元左右。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银行融资困难,房地产市场疲软,建设资金链主观断裂,影响了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二是开发平台矛盾。目前晏站涂开发和枫坑塘开发是二套人马,一个发展平台。去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的合准面积87公顷,规划面积202公顷的这样一个平台,不利于滨海新城(晏站涂)对外招商引资工作和园区日常工作的开展。三是土地闲置现象也一定程度上存在,影响土地利用率的提高。
     建议:1、拓展新的发展空间,面向滨海新城。晏站涂面积广阔,发展潜力非常大。2、完善组织机构,整合三门工业园区,建立2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格局,加强滨海新城工作班子的力量,又能解决工业园区部分抽调人员难以管理的不良状况,促进滨海新城又好又快地发展。3、增强建设资金支撑,借滨海新城建设的强势东风,包装项目,继续争取银行信贷支持,不断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和各项建设。4、盘活土地存量,促使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办理情况:三门工业园区成立于2001年9月,为“十五”期间全省100个重点建设的特色工业园区之一,2006年8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并正式获国家发改委审核批准。2006年12月被省发改委和省政府协作办确定为十五家“浙江省山海协作示范园区”之一。整个区块分两期组织实施,其中一期855亩已全部建成投产,二期2145亩正在建设完善中,共引进落户企业50家,其中35家已建成投产,15家正在建设。2006年实现工业产值13亿元,税收5080万元,出口创汇7555万美元。工业园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平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园区建设,积极采取措施,强势推动园区建设。
     一是积极争创品牌。三门工业园区只有2平方公里,国家正式批准的只有0.57平方公里,这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有关,一时也无法拓展。但是通过努力争取,三门工业园区已成为省级开发区和省山海协作示范园区,也是我县唯一得到国家认可的园区,这两块牌子来之不易。为此,我们将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推进我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二是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目前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亿元,今年着重做好排水、绿化、亮化、倒虹管迁建及部分水泥路面的硬化等配套设施的完善。三是盘活土地存量,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去年通过整合共收回200多亩土地,重新调整安排,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今年根据“两年”活动安排,工作重点是抓入园企业开工建设和已建设企业的竣工投产。
     提案中提到的园区整合问题,因牵涉到机构撤并、人事变动等重大事项,需要县委作出决策,我们将积极提出意见建议。


关闭】【打印此页
 
 
 
 
 
浙江政协 | 台州政协 | 三门县政府 | 三门县人大 | 三门廉政网 | 三门新闻网 |  | 
Copyright © 政协三门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2012
备案号:浙ICP备07019230号-1 技术:三门金桥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