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政协简介 政协会议 工作动态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建言献策 文献资料 委员专栏
   现在位置:首页-正文
关键字:
 
   
 
 
 

2007年49号 尽快建造三门中学至三门中医院道路的再次建议 

更新日期:2007-09-05   浏览量:4167
 
                                                           提 案 人: 吴伟明
                                                           附 议 人: 蔡照红等6人
                                                           承办单位: 县建设规划局
     提案内容:三门中学是我县唯一的省一级重点中学,是全县人民的学校,三门中学的发展壮大牵扯着全县人民的心,而海沙公路是5000名三门中学师生、2000名三门外国语小学学生和7400多名广润社区居民、18000名沙柳镇居民通往海游县城的唯一通道,人口流量极大。缓解海沙公路通行量,确保学生交通安全已迫在眉睫。
     一、目前海沙公路存在的问题:
     1、交通安全。联结大坝头与三门中学之间桥梁,建于70年代,年代久,桥面窄,经过多次维修已近危桥。大桥北端至三门中学的道路长约1000米,宽约10米,无人行道。海沙公路车辆来来往往,每天三门中学学生上学、放学,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特别是上学、放学高峰期间,人车混杂,危险性更大。
     2、山洪、海潮威胁。大桥头至三门中学路段的最低标高与珠游溪溪底相平。珠游溪以北有大片山林,山洪暴发均朝最低的海沙公路排水,水流量极大,每到台风、多雨季节,海沙公路会被淹没。如遇大潮汛,海潮倒灌,水深 1.5-2米,遇山洪、海潮碰头,水深达2米多,存在学生被海潮卷走的严重隐患。
     3、饮用水困难。从县城到三门中学的饮用水管道是80年代由三门中学投资铺设的,口径仅有100mm。由于水管两旁居民建筑密度太大,管道无法改造,导致三门中学建筑高层根本没水,卫生间臭气冲天,严重影响师生的日常学习和工作。夏天及枯水季节,大桥以北居民(包括学生)的生活用水更会受到严重影响。
     二、建造三门中学至三门中医院路段的必要性:
     1、建造三门中学至三门中医院路段,对于三门中学、外国语小学师生在安全上得到保障,也有利于两所学校的发展。
     2、建造三门中学至三门中医院路段,对于广润社区和沙柳镇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解决紫云山庄、安置房居民的出行难问题,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3、随桥铺设自来水管道,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三门中学、外国语学校近7000师生和在桥以北7400多居民饮水难的问题。
     4、按三门中学原来的总体规划,建造东大门,必须拆除东边的两幢教工宿舍共30套,预计拆除补助费500多万元,若建造三门中学至三门中医院路段,三门中学将建南大门,避免东边的拆迁费,一项可为学校节约资金500多万元。
     三、具体建议:
     规划道路全长1440米,其中桥梁一座约204米,隧道一条466米。
     1、从中医院接新兴街造一座大桥过珠游溪。桥长204米,宽12米,其中非机动车道2×3米,造价320万元。
     2、穿隧道至三门中学南大门,绕三门中学东边与原海沙公路相接。山体隧道弧长466米,隧道采用单心圆断面,建筑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为60千米/小时,行车道宽2×3.75米,路缘带宽2×0.5米,侧向余宽2×0.25米,右侧设2.5米宽人行道,行车道净高5米,人行道净高2.5米,造价480万元。
     3、道路长770米,道路控制红线宽20米,中间14米机非混和车道,两侧各3米人行道,造价100万元。
     4、资金解决:预算资金900万,工期两年,由县财政每年拨款350万,沿线受益单位出资200万。
     办理情况:海沙公路文化路段是联系县城中心和溪北区块的唯一道路,又是维系海游和沙柳两乡镇的重要交通枢纽,它承载着三门中学、外国语小学、广润社区以及沙柳镇等近24000人口交通流量。道路路面宽仅10米,两旁无人行道,人车混杂,且店铺林立,存在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也制约了溪北区块的发展。近几年,关于溪北地块规划建设、文化路改造、海沙线改道等相类似的提议案屡屡不断。可见,随着我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该区域的改造问题已日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群众呼声极高。
     由于前几年,我县把珠游溪以北一定范围确定为泻洪区,很多公共设施无法安排,也无法编制相关规划。2003年,县政府把溪北区块建设列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之后,我局对该区块编制了详细规划并进行多次讨论论证,但因诸多因素,未形成一致意见。2006年我局又对该区块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研,并对原详细规划作了进一步深化。规划范围南起海游桥、北至寺后村、西接紫云山庄,总面积约40.3万平方米。该规划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在充分尊重现状的基础上,将其建设成为新的生活居住区。
     同年11月,我局又委托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三门县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目前,该规划已通过评审。规划中,联系县城中心和沙柳镇区块增加了两条道路。一条由新兴街架桥,过隧道经三门中学南侧接现状文化路,道路宽为12米。该规划道路与您提案中所提的道路方案相吻合,主要作用是分流三门中学的学生。另一条规划道路由交通路架桥,过海游港,沿马家山打隧道,连接沙柳镇。主要作用是分流沙柳镇的人流,缓解县城的交通压力。
     要实施这两条道路,均需打隧道和架桥,造价较高。您提案中所列问题却却实实存在,您的建议思路严密、措施得当、可行性很高。我局分管城市建设和分管规划的两位副局长,会同相关科室专业人员分别就两条道路的实施方案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之后,我们根据规划,结合委员们的合理建议,向分管副县长作了汇报。至于最终先启动哪条道路,还有待县领导的决策。一旦确定实施哪条道路,我局将在政府批准后6个月内委托编制道路建设的可行性报告及初步设计方案。道路建设关键还是资金问题,我县财力有限,是否近期启动,还要看我县经济实力而定。待县政府落实建设资金后,立即可组织实施。
关闭】【打印此页
 
 
 
 
 
浙江政协 | 台州政协 | 三门县政府 | 三门县人大 | 三门廉政网 | 三门新闻网 |  | 
Copyright © 政协三门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2012
备案号:浙ICP备07019230号-1 技术:三门金桥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