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政协简介 政协会议 工作动态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建言献策 文献资料 委员专栏
   现在位置:首页-正文
关键字:
 
   
 
 
 

2007年112号 关于在等级公路沿线主要站点建设候车亭的建议 

更新日期:2007-09-04   浏览量:2673
 
                                                                             提 案 人: 林彩法
                                                              附 议 人: 叶信瑜 叶未国
                                                              承办单位: 县交通局
    提案内容:目前,全县道路修得比较好,特别是实施“康庄工程”,大大方便了百姓出行。但目前,由于没有候车亭,老百姓出行在公路边候车,冬天要被风吹,夏天要被太阳烤,随便拦车还怕不安全。故此,建议在海健公路、黄泗线、亭旁线、珠高线等几条主要公路的大村庄和主要集镇建设一批能为乘车百姓遮阳挡雨的候车亭,使百姓得到实惠,也使公路更安全,可以用市场运作方式,候车亭建设资金可以通过商业运作筹集,交通部门具体实施。这样,公路沿线也成了一道风景线,一举两得。
    办理情况: 公路沿线客运候车亭是道路运输的重要公益性基础设施,按照“路、站、运”一体化要求,在新建、改扩建公路时,要做到农村公路与农村客运站点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但因我县经济欠发达,建设资金严重短缺,一直以来交通工作重点是公路建设,致使农村客运站亭建设滞后。这不但制约了农村客运网络化程度和客运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而且造成广大农村旅客出行露天候车,忍受风吹日晒雨淋,也使客运班车乱停乱放、随意揽客,出现了诸多不安全隐患。
    目前,我县14个乡镇中,只有健跳、亭旁有客运站。一个是村自建,一个是利用村里的老氏堂作停车场,公路两旁用之于客运班车停靠的港湾式停靠站没有一个,招手站仅有三门至高枧一条线上企业自建的站牌60个。鉴于目前现状,我局根据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制定了站场发展规划,在泗淋、三角塘、亭旁、健跳、高枧、沿江、花桥设立次中心四级站,所有班车通达的行政村设立上下站点,实行“一村一站”,对干线沿途客流量大,场地有条件的省道、县道建设港湾式停靠站。由于此项工程牵涉面广,涉及的部门多,资金缺口较大,全面建设难度大,根据上述情况,我们经过认真分析、现场勘察,准备用分段建设的途径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正在实施第一阶段方案,在岭枫线以及海健线公路设立50个港湾式停靠站。第二阶段将于各乡镇所在地以及较大的行政村设立50个港湾式停靠站。第三阶段将着手次中心站以及所有班车通达的行政村设立港湾式停靠站或站牌。为全面铺开我县乡镇客运站点建设,我们将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科学规划做准备:
    根据我县的地理位置及人口分布,我们把全县划分五个片区和4条主干线,以片区和主干线为中心,乡镇为依托,客运集散点为基础,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到位,点线相连,辐射四方的站场网络体系。实现乡乡有客运站,村村有候车亭,路路有候车牌,使农村旅客出行有个遮阳挡风避雨的地方。
    二、争取立项抓建设
    建设农村客运站场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短缺,征地困难。因此,有赖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和政德工程,需由县政府牵头部门协调,交通、土管、城建、公安等部门抓落实,为此,我们已把实施方案上报县政府,由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我们拟在2007年度岭口-健跳沿线动建50个遮阳挡风避雨的候车亭,给群众方便的同时,也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他地段等条件成熟后,也将加快建设。
关闭】【打印此页
 
 
 
 
 
浙江政协 | 台州政协 | 三门县政府 | 三门县人大 | 三门廉政网 | 三门新闻网 |  | 
Copyright © 政协三门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2012
备案号:浙ICP备07019230号-1 技术:三门金桥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