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政协简介 政协会议 工作动态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建言献策 文献资料 委员专栏
   现在位置:首页-正文
关键字:
 
   
 
 
 

善岙杨村“大桥”安全隐患要引起高度重视 

更新日期:2012-11-22   浏览量:6503
 
    善岙杨村“大桥”位于海游港东头、靠近海沙公路海游港大桥外侧,始建于1989年,至今已有20多年,为改善甲岙片群众的出行条件、方便海游港两岸群众互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使用年限长远、过桥交通流量增大、当初设计标准过低等原因,目前善岙杨村“大桥”已经是“伤痕累累”,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需要引起有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善岙杨村“大桥”的沿用历史。1989年,善岙杨村为改善交通条件,方便村民到大湖塘从事农业生产,自筹资金几十万元建造了一座长约200多米,宽不到3米的一座“大桥”。八十年代末,对于该村来说,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是手扶拖拉机,要这么多资金建造一座垮港“大桥”,可谓是一项超前的重大利民工程。20多年过去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三港、三城”建设步伐的加快,海游港两岸开发力度不断的加大,大湖塘不再是以前的成片农田,已成为三门的一座新城,成为县委、县政府的所在地,善岙杨村“大桥”也因此交通流量日趋增大,成为海游港两岸群众互通不可或缺的交通要道。

    二、善岙杨村“大桥”的交通重要性。自海沙公路海游港大桥等跨海游港的数座桥梁建成通行后,作为一座老桥——善岙杨村“大桥”的“使命”本来早该结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目前这座桥不仅没有“减压”,反而在超负荷的承载着过往行人与车辆。一方面是因为这座桥的地理位置比较好,自然而然成为市民住来海游港南北的主要交通桥梁;另一方面是海游港南北两岸新建的数座大桥,都因种种原因不能取代这座桥功能,如水岙门大桥离县城较远,2004年建造的善岙蒋大桥是一座多年的断头桥,海沙公路海游港大桥对于葛岙片的市民来讲只能“望桥兴叹”,海游大桥市民去新区办事要绕道老城区,再加上老城区改行单行线后到新区办事的市民就更加不便。

    三、善岙杨村“大桥”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在善岙杨“大桥”极大地方便南、北市民群众相互往来的同时,该桥潜在的不安全隐患也随着车流量的增多而增大。据初步测算,该桥目前中小型汽车日流量平时就达300多辆次,节日期间要成倍增加。为此,很多市民群众都在关注这座桥的安全问题,《新三门报》也在2011年12月31日,刊登了一篇《“22岁”危桥人来车往,市民盼建新桥“减压”》的文章,呼吁社会各界与更多市民群众来关心这座桥的命运与安全。据调查了解,当前善岙杨村“大桥”潜在的主要不安全隐患有:一是桥面过于窄小,只能一辆小车通过,车辆不能在桥中交会,在上下班高峰期和重大节日,南北桥头时常发生堵车,有时也出现多辆车在桥中间僵持,进退两难。二是桥龄过长,超过了20年,且年久失修,桥的栏杆有多处断裂。三是当初设计建造这座桥的通行量与安全承载标准,已经远远低于当前的实际承载能力。当初是仅供村里群众拖拉机、摩托车和行人来往过,现在要承载日数百辆小汽车甚至有的还是超过五吨以上的中型货车,长期超负荷的承载,必然要损到主体结构的安全问题。另外,这座桥与整个县城的市容市貌也较不协调。

     四、关于解决善岙杨村“大桥”安全问题的建议。目前海游港两岸新建造的大桥无法取代这座桥,海游镇葛岙片近8000千人口、善岙杨、善岙蒋近2000人口,以及枫坑工业园区、滨海新城等流动人口,共有上万人口来往南北都要经过此桥。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安全为先”的理念,为此建议:

将改造善岙杨村“大桥”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进行折旧建新。如果还不具新建条件,要明确管理单位,及时进行安全性检测,并定期检修加固,将此桥列入全县危桥改造项目,确保群众安全通行。

 

关闭】【打印此页
 
 
 
 
 
浙江政协 | 台州政协 | 三门县政府 | 三门县人大 | 三门廉政网 | 三门新闻网 |  | 
Copyright © 政协三门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2012
备案号:浙ICP备07019230号-1 技术:三门金桥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