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上午,县政协文化艺术、新闻、社会科学组委员赴海游街道、珠岙镇实地视察我县省级和市级非遗项目,并进行了座谈交流。县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海卫应邀参加活动。县政协副主席胡文明参加活动。
▲视察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三门县蛇蟠石窗发展有限公司。
▲视察三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截止2018年8月,根据国务院及省、市、县级人民政府公布,我县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遗项目——三门祭冬
省级非遗项目12个
↓↓↓
三门祭冬
三门石窗
三门平调
花桥龙灯
海游六兽
高枧古亭抬阁
杨家板龙
缠足苦
上鲍木偶戏
三门讨小海
小坑七星拳
小蜜蜂
……
市级非遗项目36项,三门明式家具制作技艺、石马采茶、下谢渔灯、三门道情、三门走书、三门宗祠营造技艺、六敖根雕、仙岩泥塑等。
县级非遗项目131项,六敖制盐技艺、钓弹涂习俗、乌饭麻糍制作技艺等。
▲县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海卫现场介绍了我县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文旅结合等方面工作的情况。
➤座谈会上,委员们围绕我县非遗项目现状、非遗文化保护以及如何通过非遗元素开展文旅协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加大非遗保护工作的政策扶持力度,切实落实好国家、省、市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相关政策精神。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尤其是新一代传承人的挖掘和培养,确保非遗保护工作能够长期有序开展。
加强宣传力度,积极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现代化传播手段,利用新媒体,让更多青少年深入了解我县各类非遗文化项目。
积极探索非遗保护工作与县域旅游产业相结合,深入挖掘非遗项目的市场价值,对非遗文化进行产业化运作、规模化经营,实现文旅融合。
县政协副主席胡文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的心血和智慧,是人类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文化是根、文化是魂,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县创新发展、乡村振兴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建立有效机制,加强经费保障,进一步做好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增强文化软实力。开发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尊重其核心内涵,充分保留文化元素,讲好三门故事。
——多手段、全方位挖掘非遗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提升文化品质,使非遗在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民间艺术的同时,促进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对非遗项目要保护性的深入挖掘,打造非遗文化品牌,把文化资源转化市场资源,搭建非遗保护传承和文化旅游相结合的平台,通过赛事、展演等活动,为非遗文化注入市场活力。